今天是:
靠制度铲除“贪官葛朗台”生存空间
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日期:2015-07-15 08:45阅读量:15113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
像巴尔扎克笔下的“葛朗台”那样吝啬的贪官,每每出现,总给人以“奇葩”的感觉。据报道,江苏省镇江市民防局原局长朱冬生一方面大搞权钱交易,受贿195万多元;另一方面,又省吃俭用至极,衣领磨得毛边开线,为省汽油钱宁可坐2个多小时公交到乡下去买爱吃的豆制品。随着案情的披露,这个“贪官葛朗台”的画皮也被揭下。最近,朱冬生以受贿罪被判刑11年,并处没收财产50万元。

腐败是权力的异化,朱冬生也不例外。他以商人般的“精明”,将手中权力化整为零,分解为一个个交易的筹码。从地下民防工程审核与易地建设费的收缴,到工程承建,再到工程审计、决算审批,都能找到寻租点,把私囊填满。

从其贪腐行为来看,朱冬生不是把岗位看成一种责任,而是作为“生意”来经营,想的是个人,谋的也是私利。正如他自己在“悔过书”中所写的:什么事都想自己能赚一点。当手中有一定的权力后,便开始贪婪起来。搞权钱交易不想自拔、不愿自拔、不能自拔,对金钱的追求越来越疯狂,以致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思想上的堕落,是贪污腐化的重要诱因,扭曲的权力观、人生观,则往往加速了这一过程。

其实,这种贪腐心态的演进,也是很多腐败分子普遍的思想变异过程。所不同的是,“葛朗台”式贪官常常制造简朴假象,摆出一副老实人样子,以掩盖其难填的欲壑,相比之下其迷惑性更强,查处的难度也更大。朱冬生贪腐十余年,最终因一张银行卡东窗事发,腐败行为的长期性和查处的偶然性所形成的反差,值得深思。

从朱冬生案件来看,由于民防职能发生变化,一方面是人防工程投入大、“不差钱”,另一方面则是一把手把持审批大权,受到的制约和监督不足,制度的笼子并未扎紧,从而导致权力寻租空间变大,使得本应利国利民的人防工程,成了少数人嘴里的“唐僧肉”。监管不严、制度空转,是“葛朗台”式贪官得以长期“闷声大发财”的重要依托,这再一次凸显了从严管理干部,从制度上加强权力监督的紧迫性。

一面大肆捞钱,一面抠门省钱,像朱冬生这样的“贪官葛朗台”并不少见。“一日三餐稀饭馒头”的原正厅级干部祁崇岳,受贿90万元;“穿衣朴实骑自行车上班”的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,家中发现上亿元现金;“从不吃肉、棉布背心穿30年”的吐鲁番地委原副秘书长曹培武,贪腐251万余元……一个个“两面人”案例警示人们,只有监督落实了、制约到位了,才能让权力守住底线,让干部心中有责、心中有戒,成为表里如一、坦坦荡荡的人民公仆。(顾远山)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