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【微也足道】"螳臂当车"真是不自量力?
来源: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日期:2015-11-03 08:33阅读量:15472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
  当我们形容一个人不自量力的时候,会说“螳臂当车”、“蚍蜉撼树”。“螳臂当车”,顾名思义,即螳螂举起它的前腿试图阻挡车子前行,这是它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导致失败,多带有贬义色彩。

  “螳臂当车”出自《庄子·人间世》:

  汝不知夫螳螂乎?怒其臂以当车辙,不知其不胜任也,是其才之美者也。戒之,慎之!积伐而美者以犯之,几矣。

  庄子说这话的故事背景,是颜阖将要做卫灵公太子的老师,而这位太子天性喜欢杀人,颜阖就去向蘧伯玉请教相处的方法。蘧伯玉说:“你知道螳螂吗?它奋力举起前臂阻挡车轮,不知道自己不能胜任,正是因为它倚仗自己的才能、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好的。要以之为戒,要谨慎小心,不要以自己的才能、以自己的善意,去触犯太子,那就危险了!”蘧伯玉用螳螂比喻有才、美善而不知畏惧的人,用自己的才能直接对抗强力,最终会导致灭亡。

  可见,庄子笔下的螳螂并无不自量力的意思。汉代刘安《淮南子》中也记载了螳臂当车的故事,在刘安那里,“螳臂当车”就完全成了勇者的行为。

  齐庄公出猎,有一虫举,足将搏其轮。问其御曰:“此何虫也?”对曰:“此所谓螳螂者也。其为虫也,知进而不知却,不量力而轻敌。”庄公曰:“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。”回车而避之。

  齐庄公认为螳螂此举是勇敢的,“如果它是人的话,肯定是天下的勇士。”在这则故事中,挡车的螳螂被塑造成大无畏、视死如归的勇士形象。显然,这是从庄子寓言中“积伐而美者以犯之”这句衍生来的。

  而我们今天把这个成语作为讽刺不自量力的贬义词,是从原文中“不胜任”这句话衍生出来的。“螳臂当车”一开始并无贬义色彩,甚至是可以用来称赞勇敢的,不过随着时间的转移,其从“不胜任”中衍生出来的含义渐渐占据主流,最终,“螳臂当车”成了一个贬义词,多用来形容不自量力、冒充英雄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