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相互提醒是对党的事业负责
来源: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日期:2015-10-22 08:20阅读量:1235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
“轻者重之端,小者大之源”。对于“领导干部坐在台上光鲜无比,出了问题就锒铛入狱”这一要么是“好同志”、要么是“阶下囚”的现象,社会常常会多有议论,这反映出了一些单位和地方忽视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。

  近年查处的腐败案例表明,大腐败往往都是由小问题发展而来。如果当初在出现问题苗头和倾向的时候及时给予提醒,很可能会避免问题由小变大,进而演变为违法犯罪问题,干部因此堕落成罪犯,组织多年精心的培养付之东流,党的形象也受到损害和玷污。王岐山同志近日提出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,强调党内关系要正常化,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,让咬耳扯袖、红脸出汗成为常态。这反映了对反腐败规律的深刻把握,体现了预防和惩治两手都要硬的要求,是“治未病”的重要举措,是反腐败的治本之举。

  让咬耳扯袖、红脸出汗成为常态,就是要通过抓早抓小,防患于未然,体现着“严管就是厚爱”的理念,符合我们党历来强调的“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”思想,也符合“祸患常积于忽微”的腐败发展规律,有利于克服要么是“好同志”、要么是“阶下囚”现象的发生。

  “打虎拍蝇”只是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一部分,反腐败的目的不是要抓多少人,惩治多少贪官,而是要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环境,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。因此,全面从严治党,应该体现管党治党“全面”和“从严”的根本要求,要管全党、治全党,体现对象、领域、环节的全覆盖、无死角,把每名党员、每个党组织都包括进来,坚持严的要求、严的标准,既要严厉反腐,也要加强对党员日常的严格教育管理监督。

  让咬耳扯袖、红脸出汗成为常态,就要转变观念,按照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的新要求,着力把握好三个关系。一是管好“关键少数”与管党治党全方位、全覆盖的关系。要明确认识到,除管住领导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外,更要用纪律这把尺子管住管好全体党员;二是“惩治”和“预防”的关系。如何克服腐败与反腐败陷入“割韭菜”的怪圈?既要强力反腐,加大威慑力度,形成不敢腐的氛围,更要治标入微,延伸管理触角,强化对党员干部日常行为的全面监管,形成不能腐、不想腐的环境。三是坚持“高线”和严守“底线”的关系。公民不能都踩到法律底线上,党员更不能全站在纪律边缘。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全体党员都要向“高线”努力,向“高线”看齐,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,坚守“高线”就不会失守和突破“底线”。

  没有规矩,无以成方圆;没有纪律,行为就无以判断。日前,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、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。新修订的《准则》和《条例》体现了纪法分开、挺纪在前、纪比法严的要求,提出了道德的“高线”,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“底线”,进一步明确了党员可以干什么、不可以干什么的界限。

  让咬耳扯袖、红脸出汗成为常态,就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自觉担负起对同志提醒、批评的责任,对于部属或身边同志的问题不能置若罔闻、放任自流,同志之间经常咬咬耳朵、扯扯袖子,相互提个醒,既是对同志关爱,也是对党的事业负责。对于每个党员来讲,要注重党性修养,既要勇于自我批评,加强自我约束,又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,接受组织和同志们的批判,对于批评,有则改之、无则加勉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